第一代电子计算机(1946-1958)
-
主要特征
-
采用电子管器件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体积大、重量重、耗电多、性能低、成本高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运算速度几千∽几万次/每秒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采用二进表示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序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科研部门数值的计算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体系机构(二进制和存储程序原理)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第二代计算机(1958-1964)
-
主要特征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采用晶体管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用磁芯做内存,用磁盘、磁带作外存文章源自趣课程-https://www.qukecheng.com/1496.html
-
运算速度几十万次/每秒
-
内存容量扩大打几十万字字
-
提出了操作系统
-
诞生了鼠标
-
出现了高级语言
-
应用包括:数值计算,数据处理,工业过程控制及商业市场
-
代表性的计算机是IBM公司的7094机
第三代计算机(1964-1975)
-
主要特征
-
采用集成电路
-
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
-
运算速度几百万次/每秒
-
存储器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
-
操作系统逐渐成熟:多处理机,虚拟存储器系统,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开发,丰富了软件资源
-
机构化程序设计方法
-
分出巨型机、大型机、中型机和小型机
-
小型计算机的代表:DEC公司研制的POP-11系列机以及后来的VAX-11系列机等。
第四代计算机(1975-至今)
-
主要特征
-
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
-
主存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
-
运算速度几百万∽几亿次/每秒
-
进入网络时代
-
出现了数据库系统、分布式操作系统、网络操作系统等,计算机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
-
微机处理诞生
-
第一台第四代计算机是美国的ILLIAC-IV计算机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